初審編輯:田澤文
責任編輯:李玉梅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冠男 通訊員 孫宏宏 淄博報道
為持續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促進部門預算管理水平再提升,桓臺縣財政局積極落實中央和省市預算績效管理改革部署,將成本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各環節,探索推進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
精心研究定思路
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是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守正創新,是在績效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的基礎上,再將成本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將以目標實現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深化為以成本控制為主線的物有所值管理模式。也就是說,“花錢”不僅要辦成事,還要辦好事。
充分考量選試點
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對項目選擇和評價時機都有一定的考量:一是項目成本來源穩定,基礎數據有效可測;二是類似項目數據可獲取以便分析比對;三是評價結果可形成成本定額標準和財政支出標準,利于后續項目預算編報和管理改進;四是評價完成后易全過程跟蹤問效,形成管理閉環。根據以上“可測、可比、可評、可用”原則,選定了人工濕地運行和維護項目作為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試點。
深入分析摸成本
按照全成本口徑,全面收集人工濕地運行和維護項目資料,對其中不適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予以修正,運用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對項目支出的歷史成本進行分析,摸清成本核算與分攤,分析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和變動趨勢,以反映項目“實際花了多少錢”以及“將來可能花多少錢”。
全面兼顧評效益
從投入成本、產出質量、效益效果三個維度,建立了人工濕地運行和維護項目成本預算績效分析指標體系。鑒于該項目包含的多個子項目,在承擔功能和運營模式上略有差別,因此,每個子項目都有設置個性化評價指標,以實現產出效益評價的全面性。
抽絲剝繭建標準
通過標桿分析和趨勢分析,剔除該項目歷史成本中不合理因素,確定項目“應該花多少錢”的同時,形成了封閉式管理和開放式管理兩類人工濕地運行和維護項目的定額支出標準,為年度預算編制和支出標準動態調整提供重要依據,打破了資金分配固化格局。
優化管理促提升
根據項目成本效益分析結果,在項目組織安排、實施模式、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優化建議并反饋部門,以實現部門管理效益和項目實施效果“雙提升”,更進一步“辦好事”。
下一步,桓臺縣財政局將在試點工作基礎上擴圍提質,充分應用分析評價結果,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建立起“事前核成本、事中控成本、事后評成本”的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模式,促進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
初審編輯:田澤文
責任編輯: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