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于圓圓
責任編輯:李玉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于圓圓 通訊員 王娟 淄博報道
11月10日晚上7時,周村區永安街街道朝陽社區第一網格紅色驛站微中心依舊燈火閃爍。社保、就業、老齡、住房保障、低保等各類辦理事項以及涉及民生的宣傳資料,分門別類地、清晰地擺放在微中心服務臺周圍。工作人員面帶微笑地把預約辦理的房屋坐落證明遞交到李女士手中,李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多虧有了這個紅色驛站微服務中心,下了班還能在家門口辦業務,真是為群眾服務到家啦!”
今年來,周村區永安街街道朝陽社區學思踐悟,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探索紅色驛站微服務中心建設,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延伸到社區最末端,以“5分鐘、10分鐘”服務模式,把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急難愁盼”問題在家門口辦理辦結,讓居民充分感受到了“社區溫度”。
社區以300戶為一個基本單元,整合黨建、綜治、社保、民政、衛生健康等眾多事項納入“一網”管理,將閑置多年的雜物間收拾改造成紅色驛站,朝陽社區打造出新北小區文化共享微中心、蘭雁嘉園紅色共享微中心等5個不同特色的紅色驛站“便民服務微中心”。中心推行“黨建引領、一網通辦”,以“一窗受理、全科服務”為標準,實現“一門式、一網式、一次辦好”,全面建立“社區—網格—樓院”一貫到底的組織架構,做到了網格資源沉下去,群眾滿意提上來。
“兩分鐘走過來,五分鐘辦完,”在社區第二網格微服務中心,潘秉寶夸贊網格員:“社區服務太有溫度!”原本復雜的業務辦理,在“紅色驛站”不到5分鐘的時間,社區網格員和工作人員便快速辦理好所有手續,省卻了以往繁瑣的程序,實現了零等待。
在朝陽社區,工作人員中流行著四句順口溜:“為居民服務零距離,環境提升零死角,矛盾化解零激化,為民辦事零等待!边@也是朝陽社區在工作實踐中提煉創新的“四零工作法”。對此,新北小區老住戶李汝華最有感觸。他說,小區以前樓宇分散,無人管理,道路坑洼,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在“紅色驛站”,居民的訴求有人管了,新選聘的物業公司精心打理小區,現在的小區就像在公園里,飯后散步有了好去處。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做深做細做實區域化黨建大黨委,雙報到單位也積極貢獻專業力量。周村區委宣傳部是朝陽社區“雙報到”單位之一,今年以來,宣傳部以共建項目為重點,立足社區需求,已指導社區建立4處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先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文體活動、美在家庭評選活動等,全面提升社區文明實踐工作水平,構建溫馨家園。
“‘居民無小事,件件是民生!柹鐓^將堅持黨建引領,把‘社區就在您家門口’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一件接著一件干,社區居民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朝陽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健說。
初審編輯:于圓圓
責任編輯: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