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周潔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錢玉明 通訊員 牟永波 淄博報道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群眾滿意度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展示淄博文化建設新成果、新風貌,扎實有效地做好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工作,2020年11月11日,市文化和旅游局舉辦了“市民代表看文化新風貌”現場觀摩活動,各區縣部分政協委員代表、人大代表、企業代表、社區工作人員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員70余人參加并現場觀摩了市圖書館、市文化館、中國陶瓷琉璃館、淄博保利大劇院等文化場館,了解場館的建設服務情況,并在淄博保利大劇院集體觀看了“醉美金秋 看文化新風貌”淄博文化惠民專場演出活動。此次活動行程緊湊,活動豐富,讓群眾近距離體驗文化場館的魅力、欣賞文藝演出的精美、感受文化帶給人的非凡美學盛宴。
淄博文化惠民專場演出活動開始前,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張振香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淄博市文化旅游建設和文化生活滿意度工作開展情況。張振香表示,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文化旅游工作,將其作為“六大賦能行動”、“十二大攻堅行動”重要內容來厚植培育,全力促進文化與旅游相融相長、高質量融合發展。對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視,多次開會專題研究部署。市文化和旅游局堅持群眾文化工作靠群眾參與,成果由群眾共享,實效請群眾檢驗的工作思路,集聚資源、人才、陣地等要素優勢,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實事落地見效,最大限度地惠及于民,滿足群眾不同樣式的文化旅游需求。今年初,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市委宣傳部制定實施文化惠民“雙十”工程提升文化生活滿意度總體方案,聚力推進十大文化惠民工程、開展10萬場次文化惠民活動,最大限度擴大文化活動覆蓋面和群眾滿意度,人民群眾的文化滿意度明顯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文化陣地建設為重點,打造形成一批群眾文化溫馨港灣。近年來,淄博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群眾共建、共享的原則,堅持“硬件設施建設”與“服務效能建設”同步推進的評價導向,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全力推進,努力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市三館一站覆蓋率達100%,擁有圖書館9家、文化館9家,全市88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均達到省定二級站以上標準,3107個村(社區)全部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開放城市書房23家,形成以市級圖書館、文化館為中心館,區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服務點的總分館制體系。同時,建成鄉村歷史文化展示場所272個、鄉村儒學講堂2315個、農家書屋2715個,形成了覆蓋城鄉的“15分鐘文化圈”。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做好現有文化服務設施升級、免費開放和基層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工作,不斷完善功能、擴大服務范圍。近年來,依托文化陣地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4萬余場次,惠及群眾達到1500余萬人次,已成為群眾文化的“主陣地”、社會和諧的“催化劑”和宣傳教育的“大平臺”,實現了“由上及下、上下結合”的文化惠民活動全覆蓋。
以文化平臺和人才培育為重點,不斷提升群眾文化服務效能。淄博市建成使用全省首家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淄博文旅云”,實現集內容與功能于一體的數字文化網絡體系,今年發布文化活動3828個,免費開放各類視頻、音頻66077課時,開設村級文化管理員賬號3084個,群眾總瀏覽量達到512990次。依托“淄博文旅云”平臺開發線上文化惠民點單系統,創新使用“群眾點單、按需制單、政府買單”的服務模式,全市3107個村(社區)文化管理員完成線上點單活動3000余場次,最大限度實現“送文化”與群眾需求的有效對接、同頻共振。不斷加大各類文化藝術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工作,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文化館、圖書館從業人員為骨干,以鄉鎮文化站長、基層文化管理員為基礎,以民間劇團和文化志愿者為補充的公共文化服務隊伍體系。
以文化品牌培育為重點,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群眾文化惠民活動。近年來,堅持把提升群眾滿意度作為開展公共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城鄉一體互聯共建,豐富文化惠民供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邁向高質量發展,全市逐漸形成了以齊文化節、五音戲藝術節、淄博花燈會、博山孝文化節、沂源七夕情侶節、“齊舞·悅動”淄博文化藝術季等對外文化宣傳的“重頭菜系”;以一村一年一場戲、農村電影放映、冬春文化惠民活動、鄉村春晚、儒學講堂、全民閱讀推廣等活躍基層文化陣地的“農家菜系”;以圖書館“彩虹故事匯”“稷下書院”“文化名城講壇”,文化館少兒藝術培訓、中老年藝術團、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書畫展覽為文化藝術普及、全民閱讀推廣等群眾文化的“家常菜系”;以“熱土歡歌”系列文化活動、“六藝秀淄博”系列文化活動、周末戲曲大舞臺等群眾自創文化的“特色菜系”,“四大菜系”將群眾文化活動打造成群眾自娛自樂、享受文化成果、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今年以來,市、區縣文化和旅游部門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30000余場次、周末戲曲大舞臺演出40余場次。舉辦的2020“齊舞·悅動”淄博文化藝術季,策劃開展了淄博樂隊音樂節、熱土歡歌暨“六藝秀淄博”“五個大家”系列等主題300余文藝演出活動,在齊盛湖露天劇場演出32天期間,現場觀眾累計達10多萬人次,線上直播觀看互動200多萬人次。為期2天的淄博麥田音樂節,現場觀眾達5萬多人,彰顯了淄博城市年輕活力和時尚指數。
以豐富夜間文化生活為重點,培育打造夜間文旅消費產品。為活躍群眾夜間文化生活,市文化和旅游局實施重點扶持、集聚打造、培植樣板,加快扶持發展夜間文旅新業態、新動能,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繁榮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打造“活力淄博”夜間經濟品牌。培育發展了尚美第三城、水晶街、唐庫文創園、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周村古商城等一批以文旅為主體的夜間經濟試點街區,建成開放了“水上高青”、月亮猴文化夜市、玉黛湖、885水上樂園等一批夜間文旅項目,延長了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城市書房等文化場所開放時間,開發文博論壇、文藝演出等夜間體驗項目,打造夜間消費“文化IP”。
“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群眾受益”是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的核心理念,相信參會代表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淄博文化生活滿意度工作,利用各自的朋友圈宣傳推廣淄博文化惠民工作、當好淄博文化形象宣傳使者,動員更多的群眾來參與支持文化滿意度測評、為淄博文化惠民工作點贊。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