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初肇威
責任編輯:李玉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言麗 李帥 通訊員 董文龍 淄博報道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11月24日,淄博市住建局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媒體代表、網紅達人等30余人“看城市變化提意見建議”。
“去年,我就跟著市住建局參觀了城市變化,可以說,今年的感受更加震撼。一次性投資200億的城市快速路網,城建歷史上沒有,淄博歷史上也沒有,我們再也不用羨慕人家的‘高架橋’了,淄博也進入了‘高架時代’。衷心希望這樣的大手筆、大動作再多一點,把淄博這座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弊筒┦姓䥇f委員劉青興奮地說道。
今年以來,淄博市啟動淄博城市快速路網一期工程原山大道、魯泰大道、昌國路、寶山路、魯山大道等5條道路建設,建設里程約51公里,其中高架路段約39公里,引領淄博市邁入“高架”時代。全體建設者咬緊牙關,加緊作業,克服疫情、汛情等客觀影響,組織開展快速路建設百日攻堅戰行動,創造路網建設的“淄博速度”。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城市快速路網5個標段,已完成樁基6283棵,預計12月底前,金晶大道段(魯泰大道快速路連接濟青高速段)主線橋將實現貫通,將有效緩解地面交通的壓力。
“我是淄博高校的一名美術老師,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切實感受到淄博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今天參觀的橋下公園,充分利用空閑空間打造了一處彰顯‘淄博元素’的網紅打卡地,可見城市建設們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的良苦用心。下一步,我將帶著學生到此寫生,真正用畫筆宣傳我們淄博!瘪v淄高校教師高小立說道。
總綠化景觀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原山大道—魯泰大道立交橋工程綠化景觀工程令代表們長時間駐足觀看。位于主城區西北部的原山大道—魯泰大道立交橋,周邊人口相對密集,居民對運動、休閑需求較大。受橋下條件所限,地塊碎、雜,但串聯成片,面積并不小,閑置可惜。淄博市住建局的城市建設者們利用橋下綠化之機,將這里打造為多功能公園,可為周邊9個住宅小區、6個社區的居民提供生活休閑空間。
記者在這里看到,公園有球類運功廣場、兒童活動廣場、輪滑廣場、老年健身廣場、陶琉文化廣場、遺址模擬坑等休閑健身場地12處,健身區與休閑活動區均衡設置,功能齊全,景觀節點結合陶文化主題,將淄博本地的陶文化元素融入了景觀節點中。整個公園布局合理、一步一景,可滿足居民觀景、散步、健身、休閑等需求。
大學城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引擎。此次參觀活動的最后一站,代表們來到張周一體發展的重要區域,也是淄博市擁河發展、主城區提質增容的重要節點——淄博大學城。代表們參觀了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校區的體育館、圖書館、活動中心等新落成的地標建筑。
按照淄博市委十二屆九次會議確定的“打造公園城市、主城提質增容、全域融合統籌、交通快速通達”城市工作思路,圍繞“主城提質增容”,2020年淄博市對部分功能區進行了調整優化,一年多來成效明顯。目前淄博大學城已布局各類院校8所,圍繞孝婦河經濟帶規劃建設了齊魯數谷等10個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互聯網大數據和智能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推動大學城與淄博新區統籌融合發展,有利于更好提升大學城發展質量,促進區域優質均衡發展。
此次參觀的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淄博校區(理工院校類)位于魯泰大道以南、廣州路以西,規劃用地面積67.74公頃,可建設用地面積56.30公頃。規劃在校學生規模約15000人,教職員工約800人,總建筑面積445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41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35000平方米。該校區建成后將打造成全國的低碳高教園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學研創新中心;面向全省、輻射區域的農業工程專門人才培養基地;淄博經開區與大學城重要的發展區域與智力支撐。
該校區投入運營后,整個校園綠化系統以中心生態區為核心,以串聯各組團的景觀交往環為紐帶,以多層級的院落景觀、開放的屋頂花園為節點,形成點線面兼顧的校園景觀體系。將通過“以校帶園,以園興城”的策略,構筑匯聚人才、激發創新與促進產學研轉化的平臺,凝聚發展新動能,為區域社會經濟提供智力支持和成長動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淄博市住建局將堅決貫徹落實淄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工作思路不變、工作力度不減、工作干勁不退,持續推進城建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落實落地,為建設“五好”城市貢獻住建鐵軍力量。
初審編輯:初肇威
責任編輯: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