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于圓圓
責任編輯:李玉梅
散起·引
彈為古曲聲,如與古人言,一曲映高岳,鳳鳴振琴笙。
國樂的魅力,自殷商時期流傳至今,經歷了三千多年歷史的沉淀與洗禮,厚重而余韻深長;
隨著“新國潮”的蓬勃發展,國樂的傳承和表現形式正悄然發生突破,豐富而又生機勃勃。無論是古曲新唱的煥然一新,還是新編曲目的博古通今,甚至是中外合璧的“神仙打架”,“新生代”國樂正以其獨特的氣質向世界講述著經典的魅力,以及對現代音樂多樣發展的探索和追尋。
入調·音樂劇場
演出時間:2021年12月19日
。ㄖ苋眨19:30
演出地點:淄博大劇院·音樂廳
演出票價:80.60.40.20 元
此次“鳳鳴琴笙”音樂劇場的全國巡演,由笙、古琴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鐘之岳領銜,通過演繹不同時期與風格的傳統國樂經典作品和古風流行音樂作品,同時融入故事情節等戲劇元素,為大家呈現感人至深且富有高雅藝術魅力的音樂盛宴。
在此次的音樂劇場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古曲的凄凄切切,也可以感受通俗歌曲的平易近人;摒棄了繁重的華服道具,以簡約之美取而代之,烘托了大道至簡的古樸氣氛;同時,通過旁白敘述的演繹方式,將樂曲典故融入故事情節中,帶領觀眾們感受沉浸式音樂劇場的魅力,增強代入感,更加深了觀眾對國樂藝術的理解。
一個世間興廢、魂牽夢縈的故事;一場跨越千年,超越時空的邂逅。用“琴”訴說,我們的前世與今生……
入慢·博古
琴者,情也。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一直以來備受文人雅士的青睞,在四藝“琴棋書畫”中居于首位。而流傳至今的傳統古琴曲,也大都虛靜高雅、恬淡平和。
笙者,生也,像竹之貫地而出。作為漢族樂器中唯一一件能演奏和音的古老吹奏樂器,笙以其清越高雅、音質柔和以及豐富的藝術表現力,不僅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生生不息以及“和”的精神,更對西方自由簧樂器的發展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為笙、古琴演奏家,作曲家,鐘之岳曾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并與國內外眾多知名演奏家合作創新,致力于國樂的弘揚和傳承。
在此次“鳳鳴琴笙”音樂劇場中,鐘之岳為大家精心設計了傳統琴曲的不同展現形式:有原汁原味的傳統演繹、有耳目一新的移植改編、更有以重奏的形式將經典樂曲解構并進行重新演繹,力爭為大家解鎖經典樂曲的多樣打開方式。
曲目單
笙與古琴
《文王思士》(古曲改編)
古琴獨奏
《流水》(古曲)
笙獨奏
《廣陵止息》(古曲改編)
琴歌
陽關三疊(古詩詞)
古琴獨奏
《瀟湘水云》(古曲)
古琴與笙
穿越時空的思戀(動畫插曲)
合奏
《鳳鳴琴笙》(原創作品)
注:實際演出曲目以現場為準
復起·通今
同時,在推進傳統國樂創新發展的歷程中,鐘之岳也大膽嘗試將中國樂器與西洋樂器結合的演奏形式、并對中外流行曲目進行移植和改編,打破了大眾對國樂的固有認知,拉近了傳統國樂與現代觀眾(尤其是年輕聽眾)的距離,促進了國樂的弘揚與傳承。
在此次“鳳鳴琴笙”音樂劇場中,鐘之岳為大家帶來了多首原創作品以及中外移植樂曲,為大家展現耳目一新的國樂新風。
尾聲·音樂家簡介
發起人/音樂家 - 鐘之岳
鐘之岳,青年笙、古琴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高層次引進人才,民族音樂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高!扒嗄陽|方學者”;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F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以及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理事、新加坡華樂總會理事、新加坡古琴協會會長、上海音樂家協會笙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國際中國音樂家聯合會古琴學會常務理事。原新加坡華樂團演奏家。
自幼學習音樂,師從上海音樂學院徐超銘教授學習笙演奏,本科期間師從廣陵派傳人,上海音樂學院戴曉蓮教授副修古琴演奏專業,并先后師從作曲家黃磊、徐堅強及羅偉倫學習作曲。2006年,以優異的成績,破格提前一年畢業,并被推免保送成為上音首位笙碩士研究生。也是本院民樂系歷史上唯一一位雙料殊榮獲得者。
其演出足跡及講學經歷遍布歐亞大陸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國內外多所高校舉辦過大師班及講座。多次舉辦專場音樂會。作為獨奏家合作演出過的指揮家包括:夏飛云(中國)、關迺忠(加拿大)、葉聰(美國)、泰爾杰·密蓋爾森(挪威)、郭勇德(新加坡)、林大葉(中國)、姚申申(中國)等。
作為笙演奏家:曾獲“2009 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笙中青組第二名(銀獎);2009年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樂比賽管樂組“優秀演奏獎”等。錄制了諸如譚盾“《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大量唱片及“《流星雨》——笙通俗小品”(上海音樂出版社)等個人專輯。出版《笙綜合練習與移植曲集》及《笙獨奏新作品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等樂譜。由其改編及演奏的爵士笙與樂隊《Can’ take my eyes off you》多次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伉儷、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伉儷獻演,并隨新加坡華樂團在香港等地演出。2021年在北京音樂廳與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了羅麥朔作曲的笙協奏曲《笙華~Evol》。
作為古琴演奏家:曾獲2007年首屆全國古琴大賽(江蘇常熟)青年組“優秀演奏獎”。2018年第二屆“琴臺·敦煌杯”中國古琴新作品展演(湖北武漢)“優秀表演獎”。2013年創辦新加坡“龢樂齋”古琴藝術中心,多次承辦“新加坡古琴藝術節”。出版《紙短“琴”長——古琴流行改編曲譜集》(北京郵電出版社)、《新加坡古琴考級曲集》(The TENG Ensemble Ltd)等。2016年11月,與小提琴家呂思清、歌唱家張寧佳及新加坡華樂團,在新加坡本地首演由趙季平創作的小提琴,古琴,女聲與樂隊作品《幽蘭操》。
作為作曲家:其作品民族室內樂《本末》榮獲2007年上海音樂學院首屆“祥音杯”民族樂器室內樂作品比賽一等獎(第一名),民族管弦樂《皂羅袍》、中阮與樂隊《塘上行》兩度入選新加坡華樂團“作曲家工作坊”展演并收錄在《華樂大典——中阮卷》中,古琴與樂隊《南園行》榮獲2018年第二屆“琴臺·敦煌杯”中國古琴新作品展演(湖北武漢)“優秀作品獎”并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發行樂譜。多次受到“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 新加坡華樂團、新加坡鼎藝團等機構委約創作,如:笙獨奏《廣陵止息》、大提琴與室內樂《玄朔》、胡琴重奏《SIN》等。并多次應邀為著名歌手如金志娟(娃娃)、李國煌、洪劭軒等編配民族管弦樂隊伴奏。如:《掌聲響起》,《漂洋過海來看你》等。
特邀·跨界藝術家 - 劉澤宙
劉澤宙,著名制作人、前東方電視臺東方家園欄目制片、樓市新聞線播音,現任上海簡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參與《精武風云》、《最美的時光》、《華麗一族》《鐵血尖刀》《殺出黎明》《怦然心動》等電影、電視劇的演出,嘉實多機油、奧迪汽車、泰諾、高露潔等知名品牌廣告的制作和演出。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古琴研究會會員;亞細亞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西美術融合協會會員。上海眾曉書畫院副秘書長。
2001年開始學習古琴先后師從陳金龍老師,戴曉蓮老師。曾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詩經國風品鑒》個人文化清口專場,策劃并主持2012年中國古琴新年音樂會。致力于中國書道文化和傳統節日的普及和傳播,擔任中國東方女兒節話劇《露凝香》總導演。
初審編輯:于圓圓
責任編輯:李玉梅